欢迎来到捷优文库网!
当前位置:捷优文库网>范文大全>观后感>正文

2023天宫课堂观后感100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2-17 09:20:06 来源:捷优文库网

2023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  今天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如约而至,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飞行乘组在*空间站再次开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直播。这堂太空科普课,知识点满满,如果要划重点,我看下来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天宫课堂观后感100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天宫课堂观后感100篇(精选文档)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

  今天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如约而至,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飞行乘组在*空间站再次开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直播。这堂太空科普课,知识点满满,如果要划重点,我看下来觉得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不可能”。课堂上展示了很多地球上不可能实现的实验,但在太空上却成了可能。比如在地球上,水油不相融。但在空间站,水油彼此相拥,要在离心作用下才能分层。再比如,太空抛物实验中,“顶流”冰墩墩作为助教登场,当它被抛出后,并没有下坠,而是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太空墩,够稳。在太空中,液体能够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搭起小桥,非常神奇。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接地气”,在“天地互动”环节,网友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接地气。比如,有人问在空间站能热泪盈眶吗?答案是热泪可以在眼里打转,但很难掉下来,原因就是因为失重。

  还有网友问,人的皮肤在空间站会变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没有太阳辐射,温度和湿度也控制在适宜范围,所以皮肤在空间站会变得比较好。看起来保养的秘诀中也有科学知识点。

  “最高课堂”不光把星辰大海带到孩子们的眼中,也讲了很多接地气的知识,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科普课通过提升大家的科学素养,厚植科学思维,把科学的根基打得更牢,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向上突破,从而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期待太空课堂继续开讲,让“天宫课堂”成为科普课的标配。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2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伴随着太空教师王亚*熟悉的声音,23日下午,当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位航天员老师如约出现在视频画面中,时隔三个月的“天宫课堂”再度开课。

  北京*科技馆地面主课堂的布景依然延续了“天宫课堂”第一课时的蓝色宇宙风。再上课时,航天员老师和同学们已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密。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雪激情还未褪去,无垠太空中,王亚*老师用一场神奇的“冰雪”实验开启了这次的课程。通过演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把透明的乙酸钠液体球“变”成了外观像“冰球”,其实是有热度的“热球”。

  “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这一次,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王亚*拿起两片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在表面分别挤上两颗水球,将水球靠在一起。待水球逐渐相融后,王亚*把液桥板拉开,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将两片液桥板连在了一起,就像一座小桥。

  “在地面重力作用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所以同学们无法用纯水做出一座液桥,而我们在太空中就可以用液体搭建一座液桥了。”王亚*说。

  液桥实验的天地差异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七年级女生戴之涵惊叹不已,她说:“我从小就喜欢玩水,可不管怎么弄,水桥也就只有几毫米,再长就断开了,但在空间站竟然能拉到这么长,太空真的很神奇!”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是对书本知识非常好的实践和补充,让同学们在头脑中靠想象才能理解的图像得以放大和实现,更加直观和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概念,更能引发同学们深入的思考。”*科技馆地面主课堂老师、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李晓彤说,液桥放大的不仅仅是液体组成的一个桥面,也放大了同学们对于科研的梦想和热情。

  一座小小的液桥,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也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授课过程中,三位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万众期待的空间科学设施展示环节,航天员老师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站内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站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而*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台。”叶光富说。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未来,*空间站将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四大学科领域的上千项科学实验项目。

  终于等到提问环节,*科技馆、**和新疆乌鲁木齐三个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小科学迷对未来进入空间站做研究充满向往。

  *分课堂的*市第八中学初二女生旦增曲珍问了航天员老师一个“浪漫”的问题: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何不同?太空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吗?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和空间站与月球的距离很接近,所以在空间站看月球,跟在地球上看月球,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遮挡,在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透彻。”翟志刚回答。

  旦增曲珍来自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扎西顶村,离天空很近的地方。“我喜欢看晚上的漫天繁星,看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也好想去空间站看一看,从太空看到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样的。”

  连续两次参与太空授课内容设计的太空授课科普专家团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陈征说,在太空授课科普之余,更多、更系统的载人航天相关科学教育实践也正在规划,让爱科学的种子真正在孩子们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未来的无限可能。

  将近1小时的时光充实而短暂。课程最后,王亚*说,今年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在轨会拥有更强大的科研能力,天宫课堂也会更加精彩,“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3

  今天,我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观看了“天宫课堂”。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实验。目前,仅有*和美国才能自主完成此形式的太空授课。为此,我为*发达的航天工程而感到骄傲。三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充分激发我们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为我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在此,我感谢*航天人为科普教育事业做出的努力,同时祝愿*航天未来走的更好。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阅读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1)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100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统一观看了《天宫课堂》。“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教师”王亚*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航天员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失重的环境里的运动器械。老师为我们制做了一个水球,在我们*时的印象里,水是液体,不能成型。可是到了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在一个圆环里,不断往里加水就会形成一个水球。像水晶球一样晶莹剔透。透过水球我们还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这就跟我们的物理知识联动了。

  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气,使它形成一个气泡。这时再观察,就会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缩小的像,而中间的气泡就会成正立缩小的像,十分神奇。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真实的了解到了太空的情况。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2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宫课堂,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

  首先,我看到他们喝水的时候,并不是用我们那种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吸管来喝水。我还发现他们不是刚开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挤出来。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东西才都漂浮起来。

  随后,他们利用水的张力,把水从水膜做成水球。给我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太空知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用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2)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菁选3篇)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

  今天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如约而至,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飞行乘组在*空间站再次开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直播。这堂太空科普课,知识点满满,如果要划重点,我看下来觉得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不可能”。课堂上展示了很多地球上不可能实现的实验,但在太空上却成了可能。比如在地球上,水油不相融。但在空间站,水油彼此相拥,要在离心作用下才能分层。再比如,太空抛物实验中,“顶流”冰墩墩作为助教登场,当它被抛出后,并没有下坠,而是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太空墩,够稳。在太空中,液体能够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搭起小桥,非常神奇。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接地气”,在“天地互动”环节,网友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接地气。比如,有人问在空间站能热泪盈眶吗?答案是热泪可以在眼里打转,但很难掉下来,原因就是因为失重。

  还有网友问,人的皮肤在空间站会变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没有太阳辐射,温度和湿度也控制在适宜范围,所以皮肤在空间站会变得比较好。看起来保养的秘诀中也有科学知识点。

  “最高课堂”不光把星辰大海带到孩子们的眼中,也讲了很多接地气的知识,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科普课通过提升大家的科学素养,厚植科学思维,把科学的根基打得更牢,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向上突破,从而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期待太空课堂继续开讲,让“天宫课堂”成为科普课的标配。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2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伴随着太空教师王亚*熟悉的声音,23日下午,当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位航天员老师如约出现在视频画面中,时隔三个月的“天宫课堂”再度开课。

  北京*科技馆地面主课堂的布景依然延续了“天宫课堂”第一课时的蓝色宇宙风。再上课时,航天员老师和同学们已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密。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雪激情还未褪去,无垠太空中,王亚*老师用一场神奇的“冰雪”实验开启了这次的课程。通过演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把透明的乙酸钠液体球“变”成了外观像“冰球”,其实是有热度的“热球”。

  “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这一次,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王亚*拿起两片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在表面分别挤上两颗水球,将水球靠在一起。待水球逐渐相融后,王亚*把液桥板拉开,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将两片液桥板连在了一起,就像一座小桥。

  “在地面重力作用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所以同学们无法用纯水做出一座液桥,而我们在太空中就可以用液体搭建一座液桥了。”王亚*说。

  液桥实验的天地差异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七年级女生戴之涵惊叹不已,她说:“我从小就喜欢玩水,可不管怎么弄,水桥也就只有几毫米,再长就断开了,但在空间站竟然能拉到这么长,太空真的很神奇!”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是对书本知识非常好的实践和补充,让同学们在头脑中靠想象才能理解的图像得以放大和实现,更加直观和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概念,更能引发同学们深入的思考。”*科技馆地面主课堂老师、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李晓彤说,液桥放大的不仅仅是液体组成的一个桥面,也放大了同学们对于科研的梦想和热情。

  一座小小的液桥,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也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授课过程中,三位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万众期待的空间科学设施展示环节,航天员老师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站内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站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而*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台。”叶光富说。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未来,*空间站将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四大学科领域的上千项科学实验项目。

  终于等到提问环节,*科技馆、**和新疆乌鲁木齐三个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小科学迷对未来进入空间站做研究充满向往。

  *分课堂的*市第八中学初二女生旦增曲珍问了航天员老师一个“浪漫”的问题: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何不同?太空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吗?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和空间站与月球的距离很接近,所以在空间站看月球,跟在地球上看月球,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遮挡,在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透彻。”翟志刚回答。

  旦增曲珍来自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扎西顶村,离天空很近的地方。“我喜欢看晚上的漫天繁星,看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也好想去空间站看一看,从太空看到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样的。”

  连续两次参与太空授课内容设计的太空授课科普专家团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陈征说,在太空授课科普之余,更多、更系统的载人航天相关科学教育实践也正在规划,让爱科学的种子真正在孩子们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未来的无限可能。

  将近1小时的时光充实而短暂。课程最后,王亚*说,今年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在轨会拥有更强大的科研能力,天宫课堂也会更加精彩,“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3

  今天,我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观看了“天宫课堂”。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实验。目前,仅有*和美国才能自主完成此形式的太空授课。为此,我为*发达的航天工程而感到骄傲。三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充分激发我们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为我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在此,我感谢*航天人为科普教育事业做出的努力,同时祝愿*航天未来走的更好。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3)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1

  “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宫殿,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太空酒店式实验室”。那为什么要修建空间站呢?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全面,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了。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我们“宫殿”的规划。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绝的各种能量,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两种射线能轻易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了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既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之门已经打开,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4)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篇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的发展:我看到奥运会上*健儿矫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成功,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2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3

  我今天观看了天宫课堂,有三位老师,他们都是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

  首先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东西都有,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很舒适。

  之后叶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太空细胞研究、太空转身。细胞学太深奥了我还不懂,但是看太空转身,我知道了在空间站里是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行走的。

  浮力消失实验,把乒乓球放进水里,可乒乓球没有浮上来,原来空间站里的浮力消失了。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都很神奇,很有趣。

  我感叹科学的力量真强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4

  飞天,是*人从古至今的梦想。古有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运载火箭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杨利伟2005年杨利伟造访太空,到2021年属于*自己的“天宫”空间站第一次迎来了自家主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航天的脚步不停歇,*科技的进步永向前。

  在“神舟十二”顺利返回地面的二十多天后,载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叶光富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又顺利地进入了太空,进入了“天宫”核心舱。12月9日,是万千学生期待的日子,也是无数科学爱好者翘首期盼的日子,时隔八年半,王亚*老师又要在太空中进行“授课”啦!

  数着时间,终于等到了下午3点50分,“太空出差三人组”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仍旧是那么的英姿飒爽,仍旧是那么的亲和友爱,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宇航员的距离。

  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三位宇航员的脸都“胖了”。王亚*阿姨似乎知道我们的疑惑,她首先就解答了我们——是因为太空失重,人的血液往上涌,所以才造成了面部的浮肿。就在我们还有些担心时,亚萍阿姨说为了保持身体肌肉张力和健康,他们会每天进行运动,还向我们展示了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不止如此,翟志刚叔叔还为我们展示了叶光富叔叔身上的“企鹅服”。许多环扣绷紧了身体的肌肉,提高了肌肉的拉力,自然防止肌肉的萎缩。太空生活真是太有趣了!

  太空生活不但有趣,而且神奇!

  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观察细胞的变化,是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已经有足够发达的科技去支撑这一研究。空间站中,有专门的设备培养细胞,还有医学样本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对不同细胞的培养和观察,来研究太空中细胞的变化。叶光富叔叔向我们展示了太空中的心肌细胞,那小小的细胞即使在失重的太空,仍然在规律的蹦跳,甚至发出一闪一闪的荧光!这太令人惊讶了!

  我们学生的提问仍然是围绕着“太空行走”和“太空水”,这两个问题,亚萍阿姨在八年前的授课中有讲过,不过今天的实验在过去实验的基础上更加令人惊叹!

  在地球上,如此简单的行走、转身、环臂,在太空因为缺少重力就变得非常艰难。叶光富叔叔用亲身试验,让我们看到,在太空中,很难直立行走,很难向左向右转。看到这里,我们一边惊讶于失重的神奇,也一边为航天员们的辛苦付出感到敬佩。是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让我们了解到地球以外的科学。

  “水球实验”让我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在水膜张力实验中,因为受到微重力影响,物体表面张力变得非常强大,一个水膜,经过不断注水竟然变成了一个大水球。不但如此随着水球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水球对面物体的倒影;向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竟然可以看到对面物体一正一倒两个影子!这正是物理课中我们学习到的知识,通过亲眼所见的实验,开启了我们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大门。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水球放入半片泡腾片,这可爱的水球中就充满了快乐的小气泡,那神秘的蓝、那可爱的小气泡、那晶莹剔透的水球,像极了我们伟大而可爱的地球家园。

  我们沉醉于“天宫课堂”,因为它新颖,因为它神奇;我们自豪于“天宫课堂”,以为它是我们自己的空间站里进行的课程,它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证明!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未来的我们也将会为祖国航天的发展涂上一笔绚烂的*红!太空的脚步永不停歇,并将越走与越远!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5

  *航天员王亚*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向全国中小学生讲授科普课。新颖的授课方式、直观的物理现象等等,将给孩子们植下热爱航天、热爱科学的萌芽,给青少年学子打开认知世界、追逐梦想的大门。

  浩瀚宇宙,苍茫太空,自古以来就令全人类神往。*古代就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诸多传说和故事。太空有太多的未知和无穷的奥秘等着人类去探索、去发现。

  通过“天宫一号”授课,孩子们知道了为什么水滴在太空与在地面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失重条件下如何测量物体质量、陀螺的旋转有何奥秘……这是*航天事业发展成就的直观表现,也是人类追逐太空梦的具体成果。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

  壮丽而神秘的星空吸引了无数先驱和智者。他们用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勇气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泽后世的壮举。*仰望星空发表了“日心说”,布鲁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发展了*的学说……仰望星空,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伟大的科学精神在民众间生根发芽,使思想之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旅途。

  相对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但也正因为生命和梦想的存在,才让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机和意义。追逐梦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实践。仰望星空,会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人们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该如何认识个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把个体生命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放置于集体的梦想之中,不骄不馁、不断奋进,人生的意义必将更加深邃。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让更多学子仰望星空,激发起他们探索世界奥妙的激情,中华民族的前途必将更加广阔,*梦必将更加宏阔壮观。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6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看完之后,我对此深有感悟。

  还记得以前吗,地球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宇宙中安家,而在今天,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节目开始前,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其他文明?他们的等级如何?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了这场直播。

  直播开始不一会儿,各地区的人开启了提问问题的环节,每个人都问出一个不同的问题,宇航员们一一为他们解答,我感叹道:我们*人的实力如此的强大,如果在以前,*人可能不知道外太空究竟是怎样的,但回到现在,我们的宇航员可以对答如流,可以看出,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已经超越了许多国家,我为我生在*感到骄傲!

  最让我感触的还是宇航员在薄膜里注入水时的场景,当一切完成之后,她说了一句: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的地球吗。我忽然心一震,想起,宇航员们去外太空是没有绝对的安全保障的,他们也许是活着回来,也有可能殉职在外太空,我感叹他们的勇气,他们是为了国家,他们是伟大的人民!

  最后,我的问题也没有被解决,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有一名向他们这样伟大的人,来揭露这些未知的真想!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7

  太空授课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这种基于太空探索实践之上的远程教学,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直播、教育部网站回放,或是以课件形式供反复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举国学生共享,亦是民生改善的一种形式。

  事实上,探索太空给予人类的回报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用的GPS定位系统、太阳能屋顶,吃的方便面、蔬菜包,穿的运动鞋等,都是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中发明或研制出来的。因为孜孜不倦的太空探索,我们研发出救灾和气象监测卫星技术,获得了更加优质的作物品种,发明燃料电池获得了清洁高效的能源,通过卫星传输进行移动通话告别了“通讯  更重要的是,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太空资源、航空技术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社会民生的高度会得到有效的拓展:每一次航天发射的成功、每一次太空探索的实现,都会拓宽、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拓展人类的思维与活动半径,为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更多可能。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8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15:40开始,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9

  今天,我们在班级观看了直播课《天宫课堂》,内容是关于太空的,真是有趣极了!

  在《天宫课堂》里,我们和亚*老师、光富老师一起学习了许多和太空相关的知识。王亚*老师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她不仅长得漂亮,知识丰富,而且讲课生动有趣,是*女性中第一个太空漫步的人,实在是令人敬佩!从亚*老师身上,我体会到我很幸福,生在一个强大富有的祖国,能独立研究出太空技术,让火箭飞上太空,成立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这些高科技真是厉害极了!例如,在我们的太空家园中,有睡眠区,厨房,实验区,运动区,还能送“快递”呢!我的祖国可真强大!宇航员们穿着浅蓝色的衣服,上面有许多拉链,里头有许多可以调整的带子,这些带子可以有效防止宇航员的肌肉萎缩。

  太空很奇妙,很神奇,在太空由于失重的因素可以做出许多地球上无法发生的奇妙实验。比如,宇航员们转身要将转的方向相反的手转动,越转越快,才能转身。在太空中还可以做水膜,水球等实验,真是有趣极了!

  感谢伟大的祖国,所以我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会将祖国发展得更好!

《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了不起的*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

  今年是**成立100周年,也是*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创意十足,更意味着*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5)

——2022《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3篇

2022《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1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叶光富在*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此次,*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022《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2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2《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3

  千呼万唤始出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万众期盼中开课了,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带领着我们遨游神秘太空,但是看到三位宇航员老师再度与我们进行连线授课时,心中依然被这神奇的一幕所震撼。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如何进入太空而一筹莫展,可是短短二十几年,我们就实现了真正的“神游太虚”,宇航员老师们甚至做到了宇宙中的仓外作业,让*在神秘的宇宙中飘扬。在我们感慨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进步时,又如何能不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呢?

  懵懂时的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梦想——像天使一样背生双翅,自由翱翔。可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得梦想仅仅只能是梦想。看着宇航员们漂浮于空间之中,心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好奇。还有水油分离等实验,说真的,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我并没有完全领会其中的奥妙,实验带给我的感觉更多是惊奇,但是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老师们的讲解传授,我对于太空知识的领悟也会越来越深。

  太空授课,这是前不见古人的壮举,至圣先师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中华民族会完成这样的壮举吧。我们凭借强大的国力发展出的航天技术,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宇宙关闭亿万年的神秘大门,让我们有幸可以了解和探索宇宙的奥妙。

  《天宫课堂》的授课不仅宣告了祖国已经可以熟练运用航天载人技术,也是航天科技向教育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将一切的“不可思议”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带给我们这种前所未有震撼的,正是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在骄傲与自豪的同时这也正应了这样一句话——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人!

  第二课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我期待着第三课的同时,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骄傲,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6)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600字3篇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600字1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600字2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太空教师”王亚*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央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600字3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7)

——2022天宫课堂心得体会100篇

2022天宫课堂心得体会1

  在今天下午的跑操时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天空课堂,感触颇深。

  不到六十分钟的直播,却由三位宇航员带领我们认识了全新的太空生活,打开了我们的眼界,感受到了来自全新世界的奇妙和无与伦比。

  一个在失重环境中培育细胞的工作,只需要盯着显示器,记录信息的工作,却在我们眼中变得神奇而充满梦幻色彩。培育的心肌细胞,虽说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个体,却在哪一伸一缩的跳动中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梦幻色彩,在广阔的"太空中,这也是一抹活力的体现。

  一个由水膜进化成水球的奇妙实验,在太空中绽放的纸片花,一管空气便能在水球里看到两个相反的人像。这一切都只能在太空中看到的奇妙原理,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也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个实验涵盖的知识很广,物理学中的表面张力都涵盖的很清楚。我也是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优越,且梦想众多。在一抹抹梦想之中,能实现的或许只有那么几个,但只要坚持,怀揣着对远大梦想的信心,一定能有所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2022天宫课堂心得体会2

  作为一个航天工程师的孩子,从小我就对太空有种特殊的感情,对于太空航行、天体理论我都喜爱无比,常常梦到去太空游玩。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更深切地认识到太空的神奇,体会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的意思。

  在王亚*老师的实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双重成像实验”,是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水会漂浮的特点,在水球中注入空气气泡,通过水和空气的双重折射,形成一个反向人脸中一个正向人脸的奇观。那晶莹剔透的水球给了我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可能我一生都无法亲身见到的水球告诉了我太空的神秘、宇宙的神奇、世界的奇妙,而这种在地面上要费老大劲都不一定能实现的实验,在太空中只需要一点水、一点空气和几束光就能做到,而它的原理也不过就是简单的光学折射原理。

  在那距地面400多公里的地方,那水似乎和地面上没什么差别,可那境界却是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而我希望自己能在那水球的照耀下,达到那境界,直到看见那真正的太空水滴!

2022天宫课堂心得体会3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而期盼的心情,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引下观看《神舟十三号太空授课》的视频。

  视频里的内容是王亚*阿姨在太空里做实验的过程。王亚*阿姨做了许多实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做水膜。在失重的情况下,王亚*阿姨先弄好一个水膜后,再往水膜里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水膜里的水不会像在地球上加水时会漏出来,而好像是用磁石吸住一样。加完水后水膜已经变成了一个晶莹透亮的水球。王亚*阿姨再往水球里加一种红色的液体,使晶莹透亮的水球变成了一个红彤彤的水球,像一颗巨大的水晶玛瑙,美丽极了。她还把和女儿在家里做的纸花儿放在水膜上面,花朵在水膜的带动下,竟然神奇般地转动起来。哇!太奇妙了!王阿姨的女儿在屏幕前看到这一幕也开心的笑了,王亚*阿姨为了太空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希望她的女儿健健康康,永远像花儿一样美丽!

  我心动了,这实在是太好玩了!要是我能亲自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这个实验该多好啊!

  我不仅暗下来决心,从今以后,更要好好的学习知识,加强体育锻练,为着登上太空的目标而努力,去探索在太空上更多的未解之谜!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8)

——2022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精选12篇)

2022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精选12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1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宇航员的直播课程,刚开始我非常的不感兴趣。

  电视上有三名宇航员,三名宇航员告诉我们了许多个神奇的知识,他们在陆地上是没有的,三名宇航员首先告诉我们了他们在太空的生活,他们在飞船里会飘来飘去,喝水的时候是用一只吸管将水吸进去,然后再放出来一口吃掉,就像吃棉花糖一样,因为在飞船里会飘来飘去,所以睡觉的时候他们会在一种神奇的袋子里用绳子将自己包住,这样他就不会在飞船里飘来飘去了,宇航员们在飞船里吃饭时,要把两个筷子用绳子系住,这样筷子就不会飘了,宇航员在飞船里生活,还有许多的有趣事情。

  宇航员还跟我们讲了许多的有趣事情。

  看了快要一个小时,让我最生动的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上做小实验,首先要准备好一个非常大的圆形铁丝,一杯水,一个泡腾片,一种蓝色颜料,还有一个吸水管。然后将圆形铁丝放在一个地方,让它支撑起来,用吸水管将水吸取一点,挤在铁丝中间,水没有落在地上,而是飘在了铁丝的中间,就像一个放大镜,再将那种蓝色颜料挤在圆形铁丝的中间,水变成了蓝色的,如果用眼睛在里面看,会看见东西变大了。最后将泡腾片放在里面,过了三分钟,那个蓝色的球变得越来越大而且里面还有许多的泡泡。真是太神奇了。

  我的梦想本身是当一名老师,看了这个视频,我的梦想变了,我想当一名宇航员,去做更多的神奇实验。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2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课堂虽已结束,可那些神奇的现象却还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一个吸引我的,便是那个小陀螺。它放在那里时,安静的像乡下的夜晚。可当它旋转起来时,又快又急,完全没有了刚才那副安静的模样。像是压抑很久,终于释放出来,漂浮在空中。

  然后便是那晶莹剔透的水球,它外表看上去和我们饮用的水一样,可它却能呈现出陆地的水做不到的样子。这是因为太空舱圆周运动惯性抵消重力,而且水有较强的表面张力,所以可以。有人问,那气泡呢?因为水球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最令我震惊的便是转身。在地球上可以轻松做到的动作,在太空中竟有这么难!叶老师先向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不能像在地球一样转身;然后便是同学们的各种方法,都被现实驳回了。最后,叶老师终于揭秘了:如果向右转的话,就要不停的用左手画圆,如果向左转的话,就要不停的用右手画圆。

  太空本身就充满神秘,但在这神秘之上,更多的是为*骄傲!我们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在浩瀚宇宙中,留下属于*的印记!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3

  今天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叔叔、王亚*阿姨、叶光富叔叔变身“太空教师”,在*空间站精彩开讲。这一堂课让我收获了许多太空的知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是神奇的乒乓球。首先,王亚*老师将乒乓球放在水中,然后用一个吸管把乒乓球给按下去,当她把手松开后,乒乓球不但没有浮起来,反而沉了下去。我很纳闷,要知道在地球上,乒乓球如果按进水里,肯定会浮上来。只见王亚*老师又将装着乒乓球的水杯一扔,水瓶里的水不但没有洒出来,反而还飘在空中不停地打转,真是太神奇了。

  我记忆犹新的环节还有王亚*老师用水袋做水球。只见王亚*老师将水袋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洒在了水膜上。水膜上的水一点一点变宽,变圆,变大,最后变成了水晶球。接着,王老师往里面加了一点空气,只见空气把一个水晶球又分成了许多个小水晶球,就像变魔术一样。王老师又将一袋颜料挤进水晶球中,水晶球立刻就变成了蓝色的,特别漂亮。她又将一个泡腾片放进水晶球中,只见无数的小气泡从泡腾片里涌出,这些气泡在水晶球里打转。想不到水在太空中,会发生如此多的变化,王老师一番操作下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这节天宫课堂让我学到了许多太空的知识,让我明白了科技的力量。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让更多的人都能去太空“旅游”。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4

  你们了解宇航员吗?可能你们不知道,但我今天看了一个神奇的视频,这个视频里就展现着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视频吧!

  在这个视频中,三位宇航员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太空神奇。他们已经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神奇,惊得我下巴都快合不拢了,这个实验名字叫做乒乓球沉在水底。在我们地球中,乒乓球放在水里,它会浮到水面,相反,太空就不一样了,他们先有一个管子将乒乓球压在水底,然后松开管子那一刻,乒乓球就沉在了水底。而一位宇航员老师将装有乒乓球的水桶抛起来,结果里面的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掉下来。

  宇航员老师们又做了一次实验,而这一次实验更加神奇。他们首先拿出一个用来做水膜的一个模具,然后他们又往水膜里灌满了水,一个宇航员老师又往外面加了更多的水,结果水模就成了一个大圆球。但这并不很神奇,最神奇的是当另一个宇航员老师拿着一个注射器往里面注小水滴的时候,小水滴进入大水滴之后,还是完完整整的一点破损都没有,而且他那个大水泡的水一滴都没有漏下来,于是宇航员老师又在里面那个小水滴又抽了出去,可大水泡还是没有裂开。

  太空真神奇呀,我也想上去做那些惊人的实验。唉,对了,他们还做了1个实验,那就是将他们的水袋里的水挤出来,然后还可以吃,咱们地球上的水只能喝,而且要是将杯子倒过来它就全倒了,而太空可不一样,太空倒过来一杯子,水竟然一滴也不漏,太空真的好神奇。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5

  在太空中,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天宫课堂》探索太空的奥秘吧!

  瞧,叶老师是飘起来了吗?其实不是,叶老师在演示走路呢!原来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着睡觉一样,横着的。这可与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没有一点要飘起来的样子,就是正着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来,我们再来看看太空中转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气向后转是不行的,必须要用手臂的力气,转身时,右肢要快速旋转,才能转过身来,在地球上转身,只要身子随着脚向后转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将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按压,乒乓球最终都会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让我们一起跟随王老师做实验吧。王老师先把一只黄色的乒乓球放进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后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没有浮起来,竟然沉在水里。真的"好奇怪,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实验啊,我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我感觉宇航员应该很辛苦,他们肯定经历了许多困难,才做出了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却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样,他们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我要向这些宇航员们学习,将来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6

  自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任务完成之后,三名航天员回到了离别三个月的祖国。才过不久,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了。

  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人担任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火箭发射了。可惜我没有及时观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过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员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车,向航空基地驶去,大巴车前还有交警骑着摩托车保驾护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员进入了火箭,紧接着,话筒传来了“十,九,八……”每一个数字都十分激动人心,最后听到了“点火”。随后,火箭的底座喷出了红色的火焰,烟尘向四处扩散,火箭也腾空而起,像一只穿云箭直插云霄,场面十分震撼,之后各个助推器也是分离了,神舟十三号也是发射成功。

  本来神舟十二号的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呆了三个月,这本让我很吃惊。但没想到这次神舟十三号的三名宇航员将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让我惊讶。他们为了给国家做贡献,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个月时间,很让人敬佩。自东方红一号升空成功后,*在航天事业接连取得重大发展,这一个个成功都是由无数个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努力奋斗,用无数汗水换来的。

  据说神舟十四号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升空,不得不说,祖国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个接一个的升上天空。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7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让我深受启发,“太空教师”王亚*为我们讲解的声音依然徘徊在耳边,她之前为全国6000多万学生太空授课,如今她又飞上太空,将成为*首位出舱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原来神秘的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在讲解中,王亚*老师为我们做了多种实验,如: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还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我最喜欢的实验是泡腾片实验,王亚*老师用色素把水球染成蓝色,随后将半片泡腾片放进球里,只见水里升起了许多小气泡,看起来十分活泼,水球还呈现出了蓝色、黄色、绿色等,看起来就像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一样,蓝色的大海、黄色的土地、绿色的草原、森林等,让我至今难忘。

  谈论了这么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正应该去学习“百折不挠”“斗志昂扬”这些精神吗?在学习的路上,不乏艰难险阻。让人头疼的数学题、困倦的早晨、总是居后的成绩,这些我们都会遇到,我们也许会退缩,想放弃,但我们仍在坚持、努力,苦苦拼搏,这不就是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人生很短,学习很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伟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8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三号的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星”亮晶晶,*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

  今年是**成立100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伟大*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人民的骄傲。

  *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9

  天空是蔚蓝的,天空之外的宇宙是深邃的。宇宙无穷无尽,更是充满了神秘与未知。为了在太空中进行长期研究,我们发射了属于自己的太空站,也成为了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今天,央视与空间站进行同步通话,向全国直播,航天员们为我们进行授课,讲讲他们在“天宫”的故事。

  在太空,他们三人会进行一些细胞的培养,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其中,聂叔叔还向我们展示了心肌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出的闪闪荧光和它们那富有活力的跳动。

  在空间站里,可以看到一些凸出来的扶手,它们是帮助航天员们进行移动和转身的。但在失重条件下,不借助任何外力进行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转动,那会发现上身与下身总是在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角动量守恒,所以,在太空转身时,他们会用胳膊画圈,以达到移动的效果。

  在太空中,水也变得神奇起来。表面张力似乎被无限放大,可以很容易地构造出一个大水球。在微重力条件下,这个水球不但不会破裂,反而还会呈现出凸透镜的效果。若是在其中抽成一个大空泡,那么一段观察另一端时,就会出现一正一反两个像,看起来极为神奇。

  在评论区中,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叹,认为*真伟大!是啊,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一代,我们就是*的未来!所以,现在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习知识,为了未来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准备。

  天宫之奇,奇幻无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茫茫宇宙!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10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相伴。

  当“天宫”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

  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的春意盎然,写就*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11

  在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和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的太空授课。

  电视上,太空教学已经开始,航天员们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实验,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太空环境。温柔的语调,幽默的语言,让屏幕前的我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通过观看这次太空授课,我也颇有感触。

  王亚*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又通过一些实验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地球上与太空失重环境奇妙的差别,各种各样的实验是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密切合作的结果,是以先进的航天技术为保障的。

  仰望太空,我们有牵挂,因为空间站里有我们兢兢业业的*航天员;我们有底气,因为*航天人的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星”闪耀全球!浩瀚太空里有越来越多*航天员的身影,正在抒写着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上完这堂课后,我不得不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感到骄傲,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小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也要去太空探索奥秘。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500字12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为发挥*空间站的综合效益,*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看到这个消息异常激动,因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一系列奇妙现象。这让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课。

  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9)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 (菁选2篇)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1

  看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精选2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2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022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100篇(扩展10)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 (菁选2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统一观看了《天宫课堂》。“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教师”王亚*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航天员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失重的环境里的运动器械。老师为我们制做了一个水球,在我们*时的印象里,水是液体,不能成型。可是到了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在一个圆环里,不断往里加水就会形成一个水球。像水晶球一样晶莹剔透。透过水球我们还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这就跟我们的物理知识联动了。

  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气,使它形成一个气泡。这时再观察,就会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缩小的像,而中间的气泡就会成正立缩小的像,十分神奇。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真实的了解到了太空的情况。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2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宫课堂,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

  首先,我看到他们喝水的时候,并不是用我们那种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吸管来喝水。我还发现他们不是刚开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挤出来。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东西才都漂浮起来。

  随后,他们利用水的张力,把水从水膜做成水球。给我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太空知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用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2023天宫课堂观后感100篇(精选文档)】相关文章:

1.干部职工《榜样7》观后感

2.《精神力量》观后感【精选推荐】

3.党支部党课学习观后感(范文推荐)

4.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观后感(2023年)

5.2023年警示教育片《偏航》观后感(全文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