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捷优文库网!

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8篇

时间:2022-11-10 19:25:08 来源:捷优文库网

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8篇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依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评分细则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并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决定取消其国家5a级景区资此外有6家景区大多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8篇,供大家参考。

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8篇

篇一: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依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评分细则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并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决定取消其国家5a级景区资此外有6家景区大多存在宰客现象严重有明显安全隐患商贩管理问题突出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国家旅游局对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景区江苏省南通市濠河景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旅游区上海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等6家5a级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以下是从国家旅游局调阅的资料

  中国民生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浅谈国内旅游服务业乱象

  小组成员:钟慧君、凌晓宇、陈佳娜、徐锐冰、杨翔好、李刚、赖安、廖伟健、潘启浩、

  黎梓轩、严子麒(环境工程专业)

  一、活动目的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

  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我们就国内旅游服务业乱象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关于旅游服务业当今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不断衍生出了全新的发展方式,使之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旅游服务业已成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成为区域和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旅游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旅游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旅游服务业更突出了高科技含量与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发展起来,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中国的现代旅游产业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以接待入境外国人的国际旅游为先导发展起来的。20余年来,中国旅游业完成了从“事业接待型”到“企业经营型”的转变,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合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多,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一个规模巨大、产出水平较高,引人注目的新兴产业。30余年来,中国新兴的旅游业相继经历了三个发展高峰:一是80年代以星级饭店大量兴建为代表的入境旅游接待高峰,二是90年代以大量旅行社的设立为代表的国内旅游服务高峰,三是2000年之后以中国游客出境游消费为高潮的发展高峰。它们从不同阶段彰显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路径特点,并形成了以旅行社业为龙头,旅游住宿业、交通业、旅游景区、旅游管理组织共同发展的旅游业的五大基础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乱象也不断出现。近期旅游服务业乱象问题频频发生,已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2013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旅游法》试图从立法层面彻底治理旅游乱象,然而一年多过去,旅游市场乱象依然屡禁不止。因此,就这一现象,我们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三、调查方式

  通过上网查询、调阅资料、搜集新闻报道等方式。四、活动内容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民生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结合平时的了解,通过认真梳理,我们关注到当前社会民生方面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主要集中调查了三个社会热点事件:青岛大虾事件、内地游客在港拒购物被围殴致死事件、首次5A级景区被摘牌事件。(一)青岛大虾事件

  国庆期间,四川游客肖先生在青岛遭遇“天价虾”,点菜时38元一份的虾,结账时被告知38元一只。无奈的肖先生在相关职能部门间被“踢皮球”,又无奈地“当着警察的面,屈辱地掏钱只求尽快脱身……”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

  此事件影响:此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尽管青岛政府已经对此事做出一定处理,但此事仍旧对青岛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有网民直言:“一只38元的虾,将青岛这座国际化旅游城市的所有底裤一扒而光。”

  以下是青岛市2014年与2015年城市网络形象各指标得分对比:

  通过调查数据,对比2015年和2014年青岛市网络形象各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青岛市的舆情网络形象得分从2014年的11.29降到了4.25。商务、社会生活两个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分下降超过20%,排名也从2014年的第11名下降到第24名。

  我们通过搜集相关新闻报道调查到,对发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天价大虾事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近日表示,一只38元的虾就抵消掉了山东旅游局几个亿的广告效果,“这个事情的管理职权在工商和物价等部门,旅游部门虽然是在主动作为,但是已经越权了。”李金早表示,此事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岛乃

  至山东的旅游形象,最痛心的是旅游部门,但旅游部门想维护游客权益却没有相应职权。据悉,加强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要实施“515战略”中的重要一项。

  长期以来,旅游市场秩序失范已成千夫所指。相当一部分地方旅游市场乱象丛生,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有的甚至有黑恶势力渗透。李金早表示,人民群众对这种治理乏力、正气不彰的状况极为不满。如果继续任其发展,无疑是我们的严重失职。旅游市场秩序是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加快旅游业发展当然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但市场秩序不好,游客感受不佳,社会反响很差,速度再快也不能说成功。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形成标本兼治、惩建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场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明显遏制旅游市场乱象。

  通过上网查询,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类似的宰客事件:三亚餐厅天价扇贝:10月22日,据三亚市工商部门通报,10月20号晚消费者刘先生在网上曝料称:写着“蒜蓉粉丝蒸扇贝每份15元”,下单后商家说是每个15元。温州天价窝头38元一个:10月20日,网络上一张永嘉桥头国际饭店的结帐单十分引人注目。菜单显示该饭店的荞麦窝窝头卖38元一个。辽宁现天价豆腐:10月8日,一青岛网友微博爆料称,自己在辽宁盘锦红海滩遭遇“天价餐”,“一份豆腐368元,一份野鸭子632元”等等。

  (二)内地游客在港拒购物被围殴致死事件10月19日,一内地游客苗某前往香港九龙一珠宝店,疑因调停他人购物问

  题,与导游发生争执被殴,抢救无效死亡,该事件随即引发热议。据香港媒体昨日披露,当地政府法医官已初步完成验尸报告,指死因是心脏病所致,但死者是否因遇袭而引发心脏病则需要进一步调查。死者家属前往香港葵涌公众殓房认领死者的遗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死者生前身体很好,没有发现患有疾病,而在殓尸房见到死者浑身是伤,死状痛苦,直呼“我要事情的真相”。

  香港旅游业议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怀疑负责接待有关内地旅行团的香港旅行社提供虚假文件,已经向香港警方报案。

  旅议会总干事董耀中称,涉事的香港旅行社“香港天马国际(香港)旅游有限公司”向该会提供的登记书称,这次是与内地一家组团社合作接待有关旅行团,但深圳旅游局指该内地组团社并无交团给天马。因此,怀疑天马伪造文件,在22日晚上向香港警方报案,由警方调查。

  香港警方向媒体证实,22日接获一机构职员报案,目前交由九龙城警区重案组跟进。

  通过这则事件我们反思:旅游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节奏下放松一下自己,愉悦一下身心吗?然而苗先生却因为这次理由丧失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敢问,以生命为代价的旅游又有多少人敢去尝试?发生这样的事不仅给受害者以及他的家属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对香港旅游业同样造成重大的冲击。正像网友戏说:珍惜生命,远离香港。香港,买,挨宰;不买,挨揍。香港,购物者天堂;但不购物,送你上天堂。去了香港才知道,没有买卖,也会有杀害。去香港购物讲粤语打八折,讲英语打六折,讲普通话打骨折。

  通过上网查询,我们得知近年来,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纠纷频发。2011年2月,内地游客在港因被强制购物与香港导游大打出手闹上法庭;2013年春节,香

  港又发生“游客夜宿旅游大巴”事件,再一次把香港低团费甚至“零负团费”泛滥的现象摆上台面。

  来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字表明,目前只有大概15%的内地访港旅行团参加团费较贵的优质“诚信游”,其余85%都是低团费或超低团费的旅行团。香港成了出境旅游市场“零负团费”的重灾区之一。

  类是事件还有:香港“恶女珍”事件:2010年3月25日王先生以610元参加4天3夜的港澳团,王先生所在的男性组因在珠宝店只消费了1万多元而遭辱骂和恐吓,他不忿导游所为,于是偷拍了7分钟的视频片段上载网上,从而引发了广泛关注。云南恶导游大骂游客:2015年5月,由于不满游客消费低,云南一女导游大发雷霆,大骂游客道德、良心在哪里。五一小长假期间,这一视频在网上被广泛转发。通过调阅资料,我们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五条明确指出“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国家三令五申打击旅游业“零负团费”现象,但各种“零负团费”的香港旅游产品仍旧热销,不少游客投诉称,“零负团费”的旅行质量低,香港游变身“购物游”。据报道,“零负团费”已形成了完整而固定的利益链条和盈利模式,购物和自费两项所产生的巨额利润是导致“零负团费”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

  (三)首次5A级景区被摘牌事件国家旅游局自9月份以来,对游客投诉较多的5A景区暗访,根据暗访情况,

  取消1家景区5A级资质,严重警告6家5A级景区,取消4家景区4A级资质。山海关景区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擅自更改门票价格、景区环境和管理水平差等问题。依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评分细则,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并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决定取消其国家5A级景区资质。

  此外,有6家景区大多存在宰客现象严重、有明显安全隐患、商贩管理问题突出、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国家旅游局对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景区、江苏省南通市濠河景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旅游区、上海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等6家5A级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以下是从国家旅游局调阅的资料:

  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暗访情况看,遭到“摘牌”和警告的5A级景区,均存在各种大小不一的问题,不仅严重损害游客的切身利益,亦影响到景区的自身形象。应该说,这些问题早就存在,且屡屡被媒体曝光和游客投诉,却一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在清理整顿后,保持一阵子规范管理,但不久就旧态复萌了。可见,景区缺乏惩罚机制约束,为了牟利而忽视后续管理,只有面临“摘牌”的釜底抽薪式风险,才能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比如山海关景区被“摘牌”后,当地政府连夜召开整改专项会议,免去老龙头景区和区旅游监察大队负责人的职务,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及旅游系统负责人作出检查,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和城市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山海关景区里的功德箱已被全部撤掉,长城沿线上的所有摊位全部下移,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的整治等等。可见,在巨大经济利益遭到剥夺的时候,景区无法再淡定下去,地方政府也坐不住了,被迫开始行动起来。显见,“摘牌”敲响了5A景区的警钟,从而倒逼景区走向规范化管理,不敢再走“重评定、轻管理”的老路。

  五、事件发生原因及反思(一)青岛大虾事件

  青岛大虾事件出现原因:1、标价不规范不严谨。各级管理部门制定明码标价的规定不能让经营者玩文字游戏、糊弄监管部门,坑害消费者、钻监管空子。2、处理纠纷相互推诿。宰客事件发生后相关执法管理部门电话打不通、电话无人接、管不了、不该管等,最后处理不了了之,消费者屈辱而归。3、处罚机制不健全,处罚力度太软。宰客店主处罚太轻不能起到震慑、教育、警示作用。青岛大虾事件反思:商家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相关部门处理纠纷不及时、行政处罚不“给力”等

  往往是舆论热议焦点。要想杜绝“天价宰客”现象,不仅要严惩无良商家,更要让执法部门监管及时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天价”的背后,也是“监管缺位”,被动执法的“马后炮”监管已经行不通了。“天价”不可怕,就怕监管“睁眼瞎”,这提醒我们反思,处理“天价宰客”事件,相关职能部门需抓紧时间出重拳,不能“等明天”。

  越像青岛这样的旅游热门城市,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责任越重,越要高度警惕宰客等消费欺诈现象。这个黄金周旅游业还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中国游客在日本欧美等地疯狂“扫货”,让国人“买买买”的原因,除了部分产品国内外差价较大之外,发达国家的消费环境和维权保障体系完备,消费者能放心大胆地购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想赢得游客的心,留住游客的脚步,不仅需要青山绿水和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也需要营造公平合理的消费环境,让游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去。如果总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短视而一味纵容各种宰客行为,再美的风景,也换不来游客。

  (二)内地游客在港拒购物被围殴致死事件“低价团”的存在原因:一方面,需求方的理念并不健康而市场又强大,因此即使被明令禁止,仍然

  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市场极其不规范,遍布着恶性竞争。“低价团”事件反思:1、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要坚决查处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低成本销售的背

  后,紧跟的一定是假冒伪劣和强制消费。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目的就是要规制旅行社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当前,一些旅游社仍然以明显低于成本销售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损害消费者权益,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涉嫌违反《旅游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依法予以坚决查处。中消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加大查处力度,对发布和经营违法旅游产品的主体形成有力震慑,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同时,呼吁建立违法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坚决依法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2、经营者: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要恪守法律底线。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低价团,对于竞争激烈的旅游业是饮鸩止渴。中消协希望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要恪守法律底线。旅游行业作为国家新型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这为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更需要相关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细心呵护。相关从业者,要恪守法律底线,从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中要效益,从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中要口碑,坚决与坑蒙拐骗划清界限。

  3、游客:中国旅游消费者的成熟度与消费理念也待提高。报名“低价团”的游客主要分为两类,除少数对旅游市场不熟悉、不知情、参团经验不足的人,绝大多数属于实际知情但直接贪图便宜的人。他们知道“低价团”必然要购物或参加自费项目,但是抱着别人买、自己可以不买的侥幸心理参加这种“低价团”。如何引导这部分游客走出对低价的痴迷是关键。让他们对价格都应该有一种基本的判断,让警惕“陷阱”而不是痴迷追逐“低价”成为一种本能。

  (三)首次5A级景区被摘牌事件事件产生原因:某些景区存在价格欺诈、景区环境、管理水平差、宰客现象严重、有明显安

  全隐患、商贩管理问题突出、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

  我们的反思: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工商总局应加强管理,并把“不合理低价”、违法“一日游”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作为今年全国治理旅游市场秩序的重点,三部门应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旅游市场乱象。国家旅游局要加强对5A景区的动态评定工作,可以采取不定期抽查模式,将暗访常态化,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被景区提前知晓,同时鼓励游客举报投诉,重视日常发现的违规线索,避免景区搞应付对策,从而完善5A级景区资质的退出机制。

  六、旅游困局及思考对策旅行,本为放松身心、享受美景。然而,对许多国内游客而言,它却成了一件越

  来越不轻松的事。为了不成为任人宰割的“囊中物”,为了避开如潮的人流,吃上干净健康的食物,住上舒心实惠的宾馆,他们不得不在出发前精心准备,行程中则提心吊胆。

  多重原因导致旅游困局:针对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消费骗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分析道:“根本原因当然在商贩,旅游景点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一次性的,商家因而很难自觉形成维护‘回头客’的意识,继而不注重商品和服务质量,缺乏诚信意识。另一方面,监管的缺失和投诉的不便捷,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游客维权的积极性,更助长了一些商贩的不法行为。一般而言,市场的经营活动应由工商部门负责,但针对旅游的投诉,却常形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的局面,连专业人士也难以分清一些具体问题到底应归谁管。”记者在对国家旅游局相关人士的采访中了解到,各地旅游局仅受理关于旅行社的投诉,涉及景点、交通问题的投诉则归属到其他部门,如林业部门下属旅游景点出现问题要找林业部门处理,寺庙、道观、教堂等旅游景点出现问题则归各地宗教局负责。“我们总是呼吁游客在受骗后,要强力维权,可实际上,旅游消费的取证、维权的难度都很大。”刘思敏说。思考对策:国家旅游局研究院有过一项建议:应将游客满意度调查适时转到政府工作层面,在政府的行业监管部门下设专职调查机构,定期对市场、行业和地区进行满意度分层调查、专项调查和专业管理,有效引导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另据刘思敏介绍,《旅游法》的颁布,也会改变现在监管不力的局面。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游客该如何自我保护?刘思敏提醒说:“对跟团的游客而言,合同是重要的维权证据,不能大而化之,一定要看清与旅行社签订的合同条款再签字。自助旅行的游客,则应在出门前做足功课,多了解目的地情况,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至于如何躲过骗人陷阱及防不胜防的消费环节,刘思敏也很无奈,“吃饭尽量到正规饭店。购物方面,可以买一些一般性纪念品,对贵重物品,若不了解行情又不识货,尤其不要买,以免受骗上当。一旦发现问题,要注意搜集、保留购物小

  票或录音、录像证据。维权的时候,不要怕麻烦。”

  七、活动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们对于旅游服务业这一民生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关

  于我们怎样看待旅游服务业乱象这一问题,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整治旅游服务业乱象。我们的看法是:

  (一)治理旅游乱象,立法执法都重要根据对现有法律的分析,假如游客有便捷的维权渠道,大可提起诉讼(甚至是团体诉讼),或向公安机关举报和控告,这些都足以有效维权。问题在于,一些行政机关在接到举报和投诉后,是否怠于执法?强迫购物层出不穷,但鲜有听闻始作俑者被行政拘留或是罚款的。因此为了打击旅游乱象,更重要的是加强执法,配合维权。这才是认识旅游乱象为何屡禁不止,以及如何遏制旅游乱象的关键问题。(二)要向“不合理低价”动刀子导游强制购物、强制消费,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根源在于旅游业不健康的行业生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无良导游固然可恶,但同时也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位于食物链的最底层,付出劳动如果没有报酬,基本生存都成为问题。那个骂游客的女性导游称:“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一方面是在宣泄对游客的不满,一方面也诉说了自身的窘境。所以,对于旅游业的种种乱象,别光把拍子打到导游身上。据报道,从5月1日起,国家旅游局将展开治理“不合理低价”专项行动。这种对于旅游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治理,才是问题的治本之策。(三)重在整治的执行力治理方案出台后,具体惩戒措施必须跟上,防止出台方案之后没有下文现象的发生。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这些年来,虽然已有《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会被大打折扣,以至于一些地方“黑旅行社、黑导游、黑旅店、违法一日游”等乱象屡禁不止,游客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缺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整治的执行力。

篇二: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界反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016元,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90%以上的村居民点实现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5%;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7.81%的村设有卫生所,90.11%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2399名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4.5%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县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农村饮水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亟待解决。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绝大部管道工程使用钢管或再生塑料,造成群众饮水隐患,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水源也不同程度地枯竭或水质下降。目前,全县尚有农村饮用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障率不达标等不安全饮水人口5.2万人,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是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家庭无力改善住房条件。县城多户居民中,约有五十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近113户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39户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

  1

  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三是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二)就业方面。目前,全县城镇仅登记的失业人员近1300名,隐性失业、半失业人员变数较大。一是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从再就业情况分析,已办理城镇登记失业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女的40周岁和男的50周岁以上人员、残疾人和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六类失业人员就业比较困难。由于他们大多技能和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老化,工作基础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导致就业比较困难。二是就业帮扶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这几年,国家和省、市各级围绕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由于政策具体内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牵头单位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与组织能力相对有限,使一些优惠政策在落实上打了折扣。据调查,目前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臵就业、刑满释放人员失业的就业,以及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定额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落实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三是无业人员就业观念陈旧。

  2

  目前在我县无业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就业靠政府、吃饭依恋铁饭碗、不愿干个体、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工种的陈旧观念和惰性心理。还有一部分失业人员宁可“吃低保”也不愿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就业引导、指导和组织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三)教育方面。目前我县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一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三是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臵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四是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四)社会保障方面。目前我县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总体上可以分为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劳动保障四大类。一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230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50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23875户50328人。其中:城镇3694户4857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18.6%;农村20181户45525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1.2%。二是社会养老保险,城镇扩面慢,农村待试点。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1678名,占全县城市居民总数的6.21%。其中:企业职工690名,自由职业者988名,暂无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篇三: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界反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022元,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90%以上的村居民点实现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5%;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7.81%的村设有卫生所,90.11%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2399名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4.5%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县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农村饮水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亟待解决。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绝大部管道工程使用钢管或再生塑料,造成群众饮水隐患,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水源也不同程度地枯竭或水质下降。目前,全县尚有农村饮用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障率不达标等不安全饮水人

  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

  口5.2万人,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

  二是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家庭无力改善住房条件。县城多户居民中,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

  约有五十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近113户城乡常住居

  投入增加了负担。

  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39户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

  (二)就业方面。

  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

  目前,全县城镇仅登记的失业人员近1300名,隐性失业、半失业

  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人员变数较大。

  三是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

  一是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从再就业情况分析,

  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已办理城镇登记失业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

  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女的40周岁和男的50周岁以上人员、

  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

  残疾人和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六类失业人员就业比较困难。由于他

  现状。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

  们大多技能和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老化,工作基础差,市场竞争能力

  比较突出。

  较弱,导致就业比较困难。

  四是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

  二是就业帮扶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这几年,国家和省、市各级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围绕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由于政策具

  仍备受人们关注。

  体内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牵头单位劳动保障

  一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

  部门的协调与组织能力相对有限,使一些优惠政策在落实上打了折扣。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

  据调查,目前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臵就业、刑满释放人

  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群众对当地高中教

  员失业的就业,以及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定额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相关部

  育质量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门落实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

  三是无业人员就业观念陈旧。目前在我县无业人员中,不同程度存

  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

  在就业靠政府、吃饭依恋铁饭碗、不愿干个体、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

  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来、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工种的陈旧观念和惰性心理。

  三是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臵不尽合理,

  还有一部分失业人员宁可“吃低保”也不愿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事

  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就业引导、指导和组织工作亟待改进

  四是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

  和加强。

  “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

  (三)教育方面。

  贯彻不够到位。

  目前我县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社会保障方面。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目前我县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总体上可以分为生活保障、人不稳定。

  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劳动保障四大类。

  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

  一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230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

篇四: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瓜州建设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组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258-28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CompletingTheTaskAccordingToTheOriginalPlan,AReportWillBeFormedToReflectTheBasicSituationEncountered,RevealTheExistingProblemsAndPutForwardFuture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BenefitAndCommonProsperity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瓜州建设,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组(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

  界反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四个移民乡村除外)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于8000元的达到25%以上,低于XX元贫困线的不到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685元,高于该数值的达到10%以上,低于这一数值的约30%左右,贫困人口不到农村人口的10%;98%以上的居民点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9%的居民拥有稳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1%;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设有卫生所,90.4%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13%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10%的城市困难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2%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

  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县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大部分管线是使用期限较短的再生塑料。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和大量移民迁入,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同时由于水位下降,水质盐碱化,供水设施停用的组达50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0%,饮水受到影响的农民9000多名,供水不足的组80

  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7%,亟待维修和改造的管线约100多公里。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2、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县城7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

  XX年以上的平房内,近200户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50户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3、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各农村乡镇普遍反映通组道路的公共部分(十字交叉、文化室、孤寡老人门前、两个居民点之间)面积较大,占到硬化面积的一半,由农民负担太重。

  4、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

  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调查统计,近几年全县有50多公里的沥青路面被压坏或划坏、有60多台输电变压器被盗、有50多个组文化活动室未向群众开放、10多个村组文化室被租赁或挪作他用。

  (二)就业方面目前,全县城镇仅登记的失业人员近百名,隐性失业、半失业人员变数较大。1、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

  从再就业情况分析,两类失业人员就业比较困难。一是“4050”人员就业渠道窄。城镇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4050”)人员在我县约有350多名,他们大多是企业改制中买断身份的工人和早期进城的农民,这些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难以适应企业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年轻化用工的要求,因此实现再就业难度较大。二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乏力。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县城

  镇形成“零就业家庭”54户,总人口149名,具备就业能力的99名。这部分人由于缺乏就业主动性和就业技能,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政策不了解,因而实现“再就业”比较困难。

  2、就业帮扶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这几年,国家和省、市各级围绕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由于政策具体内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牵头单位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与组织能力相对有限,使一些优惠政策在落实上打了折扣。据调查,目前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就业、刑满释放人员失业的就业,以及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定额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落实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3、无业人员就业观念陈旧。目前在我县无业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就业靠政府、吃饭依恋铁饭碗、不愿干个体、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工种

  的陈旧观念和惰性心理。还有一部分失业人员宁可“吃低保”也不愿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就业引导、指导和组织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三)教育方面目前我县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

  1、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3、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

  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4、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四)社会保障方面目前我县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总体上可以分为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劳动保障四大类。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173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75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980户、4448人。其中:城镇1048户、2932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10%;农村502户、1516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5%。据调查,目前城镇因多种原因部分生活困难群众还未能纳入低保范围。主要是常住县城无地无业生活困难的口袋户和家庭成员因生病、就学、失业致贫的市民,这两类人员在渊泉镇约有300余户;农村低保发放标准难执行。农村乡镇反映,农村低保线界定在人均纯

  收入900元的标准不好执行。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纯收入高于900元,如果按照现行的标准执行,除“五保户”外,农村几乎很少有人可以享受低保,但部分农民又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现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运行需灵活操作,不断完善。

  2、社会养老保险,城镇扩面慢,农村待试点。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3846名,占全县城市居民总数的13%。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职工2289名,企业职工1167名,自由职业者390名,暂无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①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养老保障已经受到了城乡各类就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职业者,他们是城市务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不少民营企业不给工人缴纳养老金,使其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也导致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比较缓慢。由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务工不安心、企业用人不稳定。②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

  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XX年在我县试点,经过四年多的扩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90.4%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点治疗的门诊少,不便于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现行制度存在定点门诊受益较大,参保群众得实惠较小的问题,即入了合作医疗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高,不入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低。4、用工单位贯彻劳动保障法规不到位。一是劳动用工合同制、最低工资制的推行进展缓慢。由于劳动合同制和最低工资制约束了用工方的部分行为,所以

  虽经各级的督促落实,但仍然见效甚微。XX年我县合同用工率仅

  为27.4%,XX年以来我省最低工资标准是400元,用工单位以算伙食费、住宿费、奖金、劳保品、效益差、做工时间短、工作量轻等为由打折扣执行,致使务工人员收入很低,甚至出现务工不如“吃低保”的现象。二是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的情况仍然严重。很多企业采用月工资“隔月发”、“季度发”,甚至是克扣工资,套牢务工人员,保证企业工源。这些违法现象的长期存在,将工人置于一种艰难的处境中。仅XX年有关部门受理处理拖欠工资投诉案件62起,涉及务工人员387名,追讨欠薪129万元。三是劳动保护法规得不到有效落实。多数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普遍没有给雇用人员缴纳“三金”,雇工没有完整的休息日,加班没有加班费,防暑、防尘、防潮、防毒、防辐射等《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劳动保护设施短缺。例如个别企业厂房内粉尘超标,工人工作期间缺乏防护,多次受到有关方面的除尘建议,但仍未做有效整改。

  (五)医疗卫生方面

篇五: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收入分配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均国民产出倍增的时期比如从1978年到2000年人均gdp从300多美元增加到800多美元但最近几年每两三年人均gdp就增加1000美元2003年是1000美元2006年是2000美元2008是3000美元2010年达到将近4000美元但与此同时人均收入没有出现倍收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和企业拿的多居民拿的少所以居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降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置。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扁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我认为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干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其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理论上讲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就能满足供求的,这需要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由于这一重大变化,党和政府才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是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报告都在讲打破平均主义,当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是大锅饭,所以提出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引进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步跨越了合理的区间。最近几年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趋势还在朝巷继续扩大的方向发展,所以任务不再是拉开差距,而是控制差距.

  三是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我国在资本和技术上并没有多大优势,靠着劳动力的无限低成本供给,我国的产品走向了全世界,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现在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理论上计算,农村还有2亿剩余劳动力,但能够转移出来的多数在30岁以下,而现在农村里剩下的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农业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产业。现在南方乃至全国都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这种趋势会推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基本内容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四是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国内消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特点是高投入、高出口、高增长,外贸顺差一直被发达国家当作问题来向我国发难。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到国际风波的冲击就会出现巨大波动。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曾连续11个月负增长,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在今后二三十年还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必须扩大国内消费。一个大国不能像东南亚那些小国一样,把增长的筹码押在出口上,像美国、日本这些人口大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30%左右,而我国一直高达将近60%,所以扩大国内消费和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都是密切相关的。

  1

  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分配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扩大国内消费等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一一公共产品,这些都和当前的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民生问题非常重要。

  当然,社会管理提出的不只是民生问题,还有一个社会安全稳定问题,大家也知道最近中东和北非出现了新的革命,这对我们是一个警示,社会问题解决不好整个社会稳定都将很难保证。

  就业和劳动关系失业率过高往往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我国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在经济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社会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漏洞,比如对失业人员的管理。现在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监测市场变化的需要,因为它只统计城镇户籍人员的失业状况,农民工的就业情况这个数据就无法反映。金融危机以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没有什么变动,2007年是4.0%,2008年是4.2%,2009年是4.3%,2010年是4.1%,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4.6%以下。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包括了所有的从业人员。在农民工没进城以前,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比较准确约,失业的第一个高峰在改革开放初期,是由知识青年返城造成的。失业,的第二次高峰是1997年到2003年,当时国有企业改制出现了大规模的职工失业下岗,在5年中全国将近有3000万职工失业下岗,今天垄断国企能够获得发展的优势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外学者不理解什么叫下岗,后来他们明白了那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无工作状态。有些学者通过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绘制出我国的调查失业率曲线,用于描绘市场就业的变化,但这些数据不是国家统计局连续调查得来的,只是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调查得出来的,所以也不太准确。一个大体的趋势是调查失业率始终是高于登记失业率的,而且越是市场就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失业问题不是那么显著的时候这两个指标就比较接近。最近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一些变化。一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甚至出现民工荒的时候,大学生就业形势在不断变得更加严竣。这个问题一方面和大学扩招有关,2001年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00多万,就业率也从90%下降到68%。大学生就业严峻主要是因为大学生都想从事白领工作,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大学生不屑于做,农民工做不了,全国短缺几+万人。国家现在在调整大学的教育政策,把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并重,另外增加职业硕士的培养。二是劳动关系问题。比如2010年的富士康连续跳楼自杀事件,对这一事件各种评价都有,有人说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有人说是企业管理问题。实际上这个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背景,就是劳动力成本在逐步提高,这些民工有了新的要求,因为农民的生活也在提高,出来打工起码要比在家乡生活好一点,而我国这些出口企业大都是利润很薄的企业,人民币的升值又抵销了一部分企业利润。如果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把人民币升值50%的话,那我国所有的出口产业几乎都要破产。所以老板利益和工人利益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罢工,有的媒体在报道时编了一个新词叫集体停工事件,现在很多省份都要求在这方面应该明确立法,允许工人有这方面的权力,否则这个事情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广东省总工会正在制订相关的条例,在不伤害他人、不扰乱公共秩序、不堵塞交通、不砸毁机器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给工人一定的权力,进行有序罢工,对这方面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快创新和推进。

  收入分配与扩大消费我国的改革进行到今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内部讲,收入分配问题是没有解决好的最大的问题,现在群众的很多不满以及造成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都是源于这个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均国民产出倍增的时期,比如从1978年到2000年,人均GDP从300多美

  2

  元增加到800多美元,但最近几年每两三年人均GDP就增加1000美元,2003年是1000美元,2006年是2000美元,2008年是3000美元,2010年达到将近4000美元,但与此同时人均收入没有出现倍增。

  收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和企业拿的多,居民拿的少,所以居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降。这个问题带来了一个结果,就是农民的收入过低二按照学者的测量,全国的收入差距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解释整体差距的40%-60%,就是说绝大多数差距是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主要是农民的收入太低。

  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只有2%、3%的.人,而且收入一般都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我国的农民还给大家的是穷人的感觉,这是因为我国农民还是过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产出增加值占整个GDP的10%左右,但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收入靠农业产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是48%,这已经把那些进城打工半年以上的农民工计算在城市人口里了,也就是说这48%并不是完全的城市化水平,里边有一部分人是半城市化的,.户籍、生活还没有完全在城市里。这么多的农村人口分享的GDP蛋糕只有10%左右,所以现在需要大量的反哺。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把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传统农业以外,使人地比进一步提高,才能够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但这需要快速的城镇化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

  现在,从宏观指标看出现了国内消费不振的现象。从1985年到2008年,居民消费率从52%下降到了35.4%,这个数字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属偏低。美国的消费率占70%,日本占65%。为什么我国不敢和美国撕破脸皮,因为我国的出口要依赖美国的市场,中国生产那么多产品自己消费不了,如果没有美国这个大市场的话中国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美国3亿人一年消费10万多亿产品,我国13亿人一年才消费1万多亿。

  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即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也在下降,原因是由于生活预期不稳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存钱。在国外看来,中国国内消费水平低是一个悖论,中国不是没有钱,现在是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再者,政府也不是没钱,从1994年到2010年我国税收总量从0.5万亿增加到7.3万亿,年均增长18%以上,而同期我国GDP每年增长10%左右。不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不一样,有人这样形容:“上边喜气洋洋,下边哭爹喊娘”,基层财政比较弱,现在乡镇特别是农业区域的财政,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基本上没有进项,要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另外,老百姓手里也比较有钱,从1994年到2009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2万多亿元增加到26万多亿元,年均增长也是18%以上,就是说整个储蓄增长也是远远快于GDP增长的。对于老百姓手里有钱的说法还得具体分析,这个钱虽然总量在增加,但是不是平均分配呢?储蓄的增长多数还是掌握在富人手里,大概20%的富人掌握了全国60%的储蓄。

  收入差距扩大是引起很多社会问题的一个深层原因,它和经济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必须扩大消费,经济发展才能够维持。为什么解决收入问题与消费有关系呢?这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消费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要提高全国的消费水平,就要合理合法地把新增收入转移到中低收入家庭,这样才能把消费带动起来。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都是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相关的。一是教育。越是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所占家庭消费的比例就越高。现在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在北京入托费就要几万块钱,小学择校费又是几万块钱。教育投入在家庭收入中普遍占比太高,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在这方面做更多更好的工作,比如公共教育是否可以从9年增加到12年,让农民工、农民子弟能够免费读完高中,这会对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有很大帮助。二是医疗。近几年我国医疗改革推进很快,但医疗费用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还是太高,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医药费支出的增加比食品支出的增加还要快。三是住房。越是高收入家庭的住房支出占比越高,这是不正常的,应该是低收入家庭买房子花钱多、占比高。这个现象说明有很多房子集中在富人手里,不是作为消费存在的,而是作为投资存在的:现在控制房价主要有两个阀门:资金阀门和土地阀门,要想使房价快速降下来需要放松土地阀门,拧紧资金阀门,但现在两个都得拧紧,资金要拧紧,由于“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也得拧紧。土地收入和政府财政、地方GDP

  3

  增长都是联系着的,我相信具体到每一个省市都不希望本地的房价降,但是这种预期造成了大家都觉得房价早晚还要涨,甚至还要涨好几倍,所以普遍认为买房最安全,大家都去买房的结果造成房价继续上涨。

  现在调整收入分配还有一个主观认同的问题,就是国民对收入分配秩序的认同问题,我认为目前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调查、测量阶层认同时,把社会分成上、中上、中层、中下、下五层,然后让被调查者选自己属于哪一层,他们选的结果和他们实际的情况不太一致。其他国家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认为自己属于中层的都占将近60%,这和客观状况不是完全吻合。

  日本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比较小的,基尼系数一直比较低,日本有将近60%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层。巴西的收入差距比我国还大,但也有将近60%的人认为自己是中层。当一个制度长期实行的时候,人们对这个制度就会慢慢产生一种认同。香港的收入差距和北京差不多,但香港人对他们的收入分配状况基本认同,而北京人对收入差距的不满情绪要比香港人高很多。

  我们2008年的调查显示,我国认为自己属于中层的还不到40%,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下层的占了将近55%,全世界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调查结果。当时我们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阶层认同偏下。比如现在印度收入差距也很大,去过印度孟买、新德里的人都知道,如同纸糊的贫民窟和高高矗立的玻璃大楼并存,即便如此还有60%的人认为自己是中层。

  而在我国,上至机关干部、下至普通群众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就在这里,不是中央不想解决,而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实在是很大。有些改革可以让所有人都受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想使一部分人受益就必然会触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时候改革就难了,各种利益之间需要一个妥协。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各阶层对现行的制度都不太满意,都认为现行制度对自己不公,出现这样的状况,政府再怎么使劲也不行。改革收入分配不是政府简单地加大转移支付,把一部分钱转移到穷人手里就能解决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大家认同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社会管理、社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改革这么多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破题。国有企业改革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总的来说机制基本上建立了,但事业单位到现在机制还没有理顺。在教育、医疗方面出现很多问题,都跟机制有关系。比如我们在2006年调查发现大家把“看病难看病贵”排在社会重大问题之首,当时我们很奇怪,看病问题怎么会比失业、收入差距、腐败问题都严重呢?人民的消费支出里医疗占了11%,这个比重比发达国家高不少。现在社会保障制度里医疗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企业的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四种制度基本覆盖了全民。但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和企业医疗保险平均报销7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50%,农村平均报销30%,医药费完全自理的在大量减少,报销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完全自理和只能报销少部分的加起来占60%多,就是相当多的人看病还是要自己花上不少的钱。虽然现在大家议论食品价格上涨快,但实际上药品价格比食品涨得还要快,由于不是人人吃药,这个问题对大家生活的影R象食品问题那么大,但它对一些有病人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呢?改革开放以后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允许事业单位通过创收来弥补其经费的不足,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分成了四种体制: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所有的大学、医院等机构都是差额拨款。在2003年至2009年全国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中,40%靠药品收入,40%多靠医疗收入,政府拨款不足10%.医院为了维持发展和在职人员收入水平的提高,普遍采取创收办法。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到医院看病,医生会问公费还是自费,要是公费医疗,脑电图、心电图、CT能做的都做一遍,然后开一大堆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医院看病,一个小小的感冒,在药店花2a,3a块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医院却给开出几百块钱的药。我国是医疗预算类的国家,政府预算类的医疗支出比GDP的增长速度要快几倍,这就带来很大的浪费,而且老百姓越来越难以承担医药费的增加,医患关系变得紧张。事业单位到底怎么改?这比企业改革还要困难,企业改革我们可以市场化,但事业单位是千差万别的,

  4

  基本上分成三大类。一是经营类事业单位,比如出版业,最近一两年所有的出版业都要改成企业,建立集团,等于是推向

  市场了。现在我们也在研究,是不是给这类企业取一个新名字,国外有一种企业叫社会企业,承担比一般企业还要多的社会责任,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一些照顾。如果出版业可以这样的话,那旗纸等其他媒体是不是也可以呢?但是现在我们还不放心,作为舆论工具若是都想着挣钱,会不会在舆论导向方面出现问题啊?

  二是管理类事业单位。很多事业单位直到现在还承担着政府管理职能,由于当时机构改革编制不够,用很多事业单位的编制执行政府的职能。对于这样的机构,学者们主张干脆让它们参公算了,由政府保障其支出,坚决不允许有政府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利.用管理职权再去“创收”,这是搞乱社会风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是事业单位,参公执行单位过多会导致政府的包袱变大。

  三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医院、学校、文化团体等都属干公益类事业单位,现在政府对这些单位不是全额拨款。以后要建立一些非盈利组织的法律和法规,一方面要使它们能够维持运转,另一方面还要规范它们的行为,也就是说允许它们挣钱,但是挣来的钱怎么花要受约束。这比国有企业改革更难,既要保证公益性目标,又要使它们能够自’我发展,还要保障其业内人士的收入水平跟得上应该达到的社会地位,把这几个条件都综合起来找一个改革的方向是很困难的。

  社会保障与杜会改革社会保障在改革开放前叫单位保障,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有的保障,现在要逐步扩展成全民的保障。社会保障不仅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还和扩大消费、稳定人民的信心和预期有密切的联系。各大银行进行的居民储蓄目的调查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是子女教育、看病、养老、住房。由此可见老百姓存钱是为了规避个人家庭生活风险,所以要稳定老百姓的预期,就要提供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未来是有保障的,所以现在大家手中的钱是可以花的。现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国家相比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这与杜会分层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刚才讲的医疗保障制度其实是四种制度,不同的制度适用于不同的群体。碎片化容易缺乏效率,因为制度之间没法转移、流动,另外还可能造成不平等,很多国家因为这个问题发生过一些抗议、示威。国内也有学者对此意见很大,但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为了扩大保障范围不得已的一个选择,过去是少数人有保障,现在要覆盖全民,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在让所有人的保障水平都达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保障水平,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承受。福利增长的规律和经济增长的规律不一样,经济增长是周期性波动,就是快速增长期也会出现低谷,中国也不可能指望以后永远是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从各国规律来看,福利增长从来没有下降的,都是一路上扬,谁要是把福利增长速度降下来,那他政治上就要遇到很大的挑战,很多政府下台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很多西方国家左派右派的政府也是在这个问题上互相较劲,右派主张削减福利促进经济增长,结果老百姓不满意,把他选下台;左派扩大福利但经济又不增长,老百姓还是不满意,又把他选下台,总是这样更替。中国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福利增长之间的关系,福利要小步走,要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律。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现在社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基层社区建设,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叫单位制度,就是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到一个单位,无论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还是在农村。一个人无论到哪里去,都要有一个单位的介绍信。我们通过单位制度、档案制度、户籍制度、身份制度等把全国人民全都严格地管理起来,把人定在一个点上不能随便流动。以单位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当然有优点,能够把问题解决在墓层,出现什么问题首先是单位来解决,问题都在单位内部化解了,整个社会看着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这个体制发生了变化,我们主动对它进行了改革,批评“企业办社会”,要求把社会职能从企业剥离出来,这样就实行了就业聘任制、保障社会化、房子自有化、社会服务和后勤市场化等。这一系列改革造成的结果是单位原有的社会功能弱化,但新的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个空档中,

  5

  当我们生活中遇到问题谁向我们提供帮助?所以社会支持网络越来越偏重于家庭和个人关系。社会学研究消费时还列了一个人情支出,这个人情支出很多国家没有,而我国的人情支出比例很高,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就业、看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个熟人,认为这是最能解决问题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正式的渠道,转而相信关系是万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我国从上世纪5。年代初建立了上访制度,设立了信访局,但改革开放以前有多少人知道.‘上访”这个词啊?改革开放后十几年也很少听说过,就是最近这十几年“上访”才成了家喻户晓的一个概念,而且问题越弄越严重。我在有的农村看到这样的标语:“一次上访交流,二次上访逮捕,三次上访进监狱。”

  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都想做出政绩,所以一届届的千部都是往前看,很少有人愿意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地方干部都倾向于把问题留给后边的人去解决,所以问题越积累越多,越积累越难解决。我认为现在应该认真地清理清理,到底有多少问题,一年拿点钱来解决一两个,逐步把它们解决,不能只顾往前走把问题留给别J人,留给下一届领导班子。

  在行政管理上,我们主张从单位向社区转变,过去人们以单位为基础,通过一个过渡阶段即单位和社区共同作为基础,然后逐步转移到以社区为基础的新管理体制。现在社会上除了社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网能够覆盖全民,过去人们按照工作地点来确定单位,现在是按照居住地来确定社区,社区就是我们的居委会、村委会,在法律上我们叫做居民的自治组织。

  现在居委会、村委会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村委会从过去l}}多万减少到不到60万了,居委会从10万多减少到8万多,这主要是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撤乡并镇或者几个居委会合并成一个社区,有的社区达上万人。针对这一变化,有学者提出要社区工作专业化。过去社区工作都是依靠离退休人员,今后要聘请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的专业人员专门来做这个工作,因为现在社区的任务很多,“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

  我相信,再有20年我们就能把这些社会问题逐步解决,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到那个时候再说起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6

篇六: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前提是进行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改革对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而言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当前政治体制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科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防止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政府在发挥社会公共职能方面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民生方面的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在教育方面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的程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外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后还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使老有所养老无所忧真正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民生政策及方针来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还要注重内部结构及人才选拔体系的优化改革各种民生政策的最终实施还是要靠政府工作人员去完成所以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才选拔就决定了政府民生政策方针能否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对于一些只知谋权不知务实的官本主义者必须采取严厉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还要向社会多吸收新生力量和专业人才这不仅有利于政府工作队伍的内部改革而且对于民生工作的具体落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令狐采学创作

  当前我国民生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令狐采学蒋天利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也是社会学者不断探讨的重点话题,原因就在于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治安,政权的稳固及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不好,是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及为人民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所以对于民生问题的研究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只有改善民生,顺应民意,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保障我国各方面工作的持续有序进行,在本课题中,笔者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就我国民生领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做详细探讨,以供各方参考。关键词:社会民生;研究;出现问题;应对措施关于我国的民生问题研究,很多社会学家及相关领域学者已经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的很多政策及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社会的很多组织章程都是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提出实施的,虽然前人对民生问题的探讨及学术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领域在新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来加以探讨,对于民生问题的探讨不仅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宗旨原则的落实,更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我们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各界要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的新走向,对民生领域做好详细的调查,对即将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我国民生领域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意义

  要研究民生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对民生领域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究竟什么是民生,民生又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呢?这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关于民生内容的解读,相关资料给出了如下定义:“现代意义上的民生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看,民生指的是与民众生活的一切内容,可以延伸到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等各个层面,从狭义上看,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情况,及民众在社会中的发展机会,个人价值实现度及基本的权益保护情况,通过对民生问题的研究,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历史上很多政权的兴亡更迭就是统治者对民生问题不重视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在人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我们只有将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研究的第一要务,才能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及政府的行政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我国相关民生政策的出台实施,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综合实力,有利于我国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对于民生问题的研究都会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二、现阶段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各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民生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国民生领域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缺陷,经过笔者的调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贫富存在一定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取代计划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市场化经济发展模式中,一部分人利用政策的优势,通过个人的努力最终逐渐走向了富裕的道路,而这也正好符合了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理念,但是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随着个人资本的不断积累及政策优势的逐渐减弱,很多人的生存状况堪忧,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关于此问题的严重性,许多社会学者早有预感,并就此问题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种种措施的实行还是收效甚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种种矛盾还没有完全的解决,另外也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当时主要的经济发展地带都处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穷落后,归根结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局限造成的。

  (二)社会秩序有所好转,但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失序现象

  序现象的产生极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三)政府行政过程中残留一定的传统思想

  “官本位”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谓是根深蒂固,从封建社会至今,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政府行政之中,从根本上来说,官本位思想与民本位思想是相互矛盾的,关于官本位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官本位思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状况造成的,我国社会人多事杂,很多问题的解决无法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讨论决定,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所以官本位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官本位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民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所以,在政府行政过程中,必须遵守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秉承对人民负责的行政态度,切实将民生政策及方针落实到位,为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只有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为社会民生的保障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我国民生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

  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讲,社会民生领域出现的问题尤其明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规律使然,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问题的集中反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必须正式问题的存在,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民生问题。

  对此,笔者将提出以下建议:

  (一)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证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完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生产关系相适应,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而满足我国各阶层人民的各种需求,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才能使我国民生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这是开展一切文化建设,政治改革及经济发展活动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模式不完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不完全匹配,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民生问题,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重视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但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领域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发展经济就能彻底解决我国目前民生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于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就存在着重经济,轻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这种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害无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尽快纠正这一发展误区,尽快走向正确的经济发展之路。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前提是进行符合社会发展的政

  令狐采学创作

  治改革

  令狐采学创作

  对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而言,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当前政治体制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科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防止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政府在发挥社会公共职能方面,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民生方面的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在教育方面,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的程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外,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后,还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使老有所养,老无所忧,真正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民生政策及方针来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还要注重内部结构及人才选拔体系的优化改革,各种民生政策的最终实施还是要靠政府工作人员去完成,所以,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才选拔就决定了政府民生政策方针能否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对于一些只知谋权,不知务实的官本主义者,必须采取严厉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还要向社会多吸收新生力量和专业人才,这不仅有利于政府工作队伍的内部改革,而且对于民生工作的具体落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维护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工作重心就在于提高全民道德素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只有我们的精神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例如可以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文明城市,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可以开展创建“文明村”运动,在社会中,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公益组织来加强道德的宣传力度,采取宣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最终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创建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四、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这也就预示了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民生领域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入手,才能找到解决民生问题的不二法门,但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对民生问题有一个细致入微的了解研究,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有勇气去正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

  令狐采学创作

篇七: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而中国社会主要民生问题的严重化意味着中国社会主要群体中的许多成员缺乏基本的发展平台意味着其基本的家庭财富难以得到可预见的必要积累意味着中国大量的社会成员无法有效地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造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

  我国目前民生问题负面影响探析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探索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突出的负面影响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民生问题突出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一、民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发展的意义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而且是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为本位的发展。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社会的主要群体,不论是改革的参与者还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均应当成为改革成果的分享者。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作出了郑重承诺:“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而中国社会主要民生问题的严重化,意味着中国社会主要群体中的许多成员缺乏基本的发展平台,意味着其基本的家庭财富难以得到可预见的必要积累,意味着中国大量的社会成员无法有效地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造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二、民生问题会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来源于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具体依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1949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就在于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以来,也正是由于顺应了中国民众的根本要求,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公认的建设成就,使民众得到了具体的“实惠”,因而才得到了中国民众的拥护。显然,能否确保中国民众的根本利益,能否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能否使中国民众的基本生活水准不断得到提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亦即执政和建设时期能否继续保持其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关键。而在民众当中,工人和农民居于主体性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民生问题导致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社会基础势必会被严重地削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我们不但要重视扩大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基础问题,而且还应当重视防止中国共产党原有的执政基础萎缩和削弱的问题。三、民生问题会严重削弱经济的拉动力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在主要的经济拉动力如出口拉动力、投资拉动力和内需拉动力三者当中,内需拉动力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前两者。就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人群比较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

  却是最低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要高于高收入群体,但其购买能力却是最低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一个以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位置的社会,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的;相反,一个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社会所产生的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而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势意味着低收入群体成员的数量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成员的比例过小。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占社会人数大多数的不是中等收入人群,而是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人群,其中全国城镇居民低收入户约占31.79%,中等偏低收入户占32.36%,两部分合计为64.15%。如果再加上农村中的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中国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人群人数所占的比例更大。目前,在全国人口中,中等收入者只占6%~8%。正是由于低收入群体以及中等偏下收入人群成员的比例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成员的比例过小,所以,中国现在的经济拉动力只好过度依赖于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而不是以内需拉动为主。中国目前经济拉动力的这种具体状况是不正常的,而且过度依赖出口拉动是有风险的。中国目前的内需拉动力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主要群体所面临的许多民生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使得中国大量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内需拉动力被严重削弱,进而造成消费市场的不振。如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一方面是耐用消费品大量积压,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社会成员在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方面的匮乏。显然,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民生问题一旦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的内需拉动无疑会明显地上一个台阶,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趋于健康化。

篇八: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

  与此同时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铺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之后从xx年起农村低保制度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从而为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文档

  中国民生问题在四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既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和世界的瞩目。第一,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在党和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下,城镇居民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XX-20XX年四年间,新增城镇就业353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80万人,超出了“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年度目标。20XX年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2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计划的70%。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XX-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基本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20XX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三年超过6%,是1985年以来的首次。20XX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高出同期GDP2.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此外,各地还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城镇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下大力气降低今年以来由于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就业形势好转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热点不断持续和巩固。20XX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文档

  别增长7.6%和8.6%,分别是2000年和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第二,更加重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级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20XX年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城乡基本医疗体制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XX年开始试点后,在全国农村迅速普及。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与此同时,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铺开。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之后,从20XX年起,农村低保制度由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从而为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2068万人。第三,更加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加强。从20XX年开始,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文档

  生产能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对加强农业基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从20XX年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多亿元。20XX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出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粮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逐年增加。第四,更加重视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XX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26.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面积29.7平方米,分别比20XX年增长14.5%和12.1%。五年来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针对近年来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的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旨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已经全面铺开。截至20XX年6月底,全国656个城市中,已有586个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20XX年计划安排廉租住房资金达到79.4亿元,超过20XX年之前廉租住房资金总额。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XX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9.1标台,分别比20XX年增长39.2%和35.8%,极大地便利了出行。城乡居民的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文档

  信息通信更加畅通,城市居民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达到较高的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明显增加。当然,改善民生问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国家的道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此,十七大报告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景,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伞锋)(上海证券报)

【民生问题的经济现状8篇】相关文章:

1.2023年大走访活动方案幼儿园(18篇)

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通用8篇)【通用文档】

3.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通用8篇)

4.2023年度研究生自我介绍简单大方(优质14篇)(完整文档)

5.最新保险面试自我介绍(实用19篇)【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