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捷优文库网!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6篇

时间:2022-11-20 16:35:12 来源:捷优文库网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6篇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沙艳蕾  【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6篇,供大家参考。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6篇

篇一: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沙艳蕾

  【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高校法治教育发展滞后,应在现代法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法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让大学生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模范。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沙艳蕾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法律系,山东菏泽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评价机制构建改革研究[J],刘昕2.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构建研究[J],何金华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J],董生4.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J],朱军

  5.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通过法治教育实现法治信仰的路径--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构建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的思考[J],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目录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四结语正文摘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

  作者:张旭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7期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全面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当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将法治教育纳入了其中,要求法治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文章从依法治国背景的角度出发展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希望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张和约束下,全社会都要不断增强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学法意识。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有为的群体,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

  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

  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

  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國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第一,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治理论体系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前提。目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实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具体措施:首先,充分把握人文学科教学特点,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法治教育,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自身拥有较强的法治精神、规则意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其次,加强与大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行业领域的法律学习,充分提升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第二,建立完善健全的高校法治实践体系。完善健全的法治实践教育体系能够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高校教学就要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人翁精神,在推进全民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遵守、理解并知晓法律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律关注、法治宣传、模拟法庭以及参观普法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形式帮助大学生体验法治运行过程;第三,树立完善的高校法律文化熏陶体系。只有遵守法律的文化意识在高校蔚然成风,才能在高校师生心中树立法律崇高的地位,这种法律文化意识熏陶体系的确立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例如:可以开展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的“三自”法律意识文化主题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活动日”等展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文化熏陶活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同时肩负着我国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将大学生团队打造成用法、护法、守法以及学法的主力军,才能为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策略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建东.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2]陈俐琪,李宇婧,吴雨濛,等.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以常州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16(29):142-143+154.

  [3]齐琳琳.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71-73.

  作者简介:张旭(1991.06-),男,汉族,河南西平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三: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究

  王旗

  【期刊名称】《亚太教育》

  【年(卷),期】2016(000)018

  【摘要】2014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了系统而全面的部署,也给大学生法制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总页数】2页(P230-231)

  【作者】王旗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J],周莹2.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路径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J],范微;魏连俊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评价机制构建改革研究[J],刘昕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研究[J],余丙炎;马大峰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研究[J],景凌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

  作者:周林章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后,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口号的提出,社会各界对法治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本文便探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1.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有利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只有通过法治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依法治国的口号逐渐提出,稳定的法治环境给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能够营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2.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问题与现状由于学生接受应试教育时间较长,社会公共教育往往被忽视。在高校层面,高校对于法治教育建设不到位,造成很多大学生不了解法律,由逆反心理的学生甚至抵触法律。在家庭方面,学生家长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犯罪率有逐渐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李刚案都是历历在目的大学生犯罪案件。总之,现阶段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法治意识普遍不高导致大学生这个群体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更有甚者无知的去触犯法律的雷池。就目前现状而言,高校对于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不健全,法治教育缺失,大学生法治意识普遍不高,高校没有很好的开展普及法律的课程,大学生法治教育培育又少之又少,这点高校难辞其咎。各大高校开设的法治课程除必修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与《就业指导课程》外能够涉及对大学生培养的法治教育课程几乎没有。高校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较弱,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总的来说是高校教育体系缺失,法治意识的学科建设缓慢,高校教学方式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答具备最基本的法律意识。要能够去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号召,自觉遵守我国法律法规。面对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局面,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其次,大学生同样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同样属于公民的范畴,作为公民都必须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所在。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去融入社会,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够去了解社会。然后,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对社会正确的认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要不断去提升自我的法律素养。在尚未步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应当通过法治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通过法治培养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法治意识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批遵纪守法的当代大学生。最后,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是时代的需要。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各界都注重对法律的学习。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应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措施4.1加强学校教育学校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针对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现象,应当积极的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创新法律学科教学模式,加强法治学科建设,在大学校园当中开展法治文化讲座。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等方式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于法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情景教学等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入法律教学的课堂当中。同时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教材较陈旧这一现象,组织专门的人员重新编写大学生法治教育教材,引入新颖的法治教学案例,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喜欢上法治教育,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4.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子女教育引导,要通过言传身教改变子女可能存在的不良行为。要积极与子女沟通,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求学生家长注重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家庭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当向大学生灌输是非善恶,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选择正确的法治价值观。4.3加强社会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社会要注重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相关的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法律宣讲校园活动,通过进入大学校园宣讲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社会组织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给大学生参加法治实践提供机会。此外,社区可以在社区街道选举人大代表时积极宣传,让大学生对我国的民主选举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社区要保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选举权的顺利实施,加强大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民主选举制度具有的一定认知。4.4加强大学生自身锻炼作为大学生应当主动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当中。平时要多浏览时政新闻,培养自己的法治素养。同时大学生自身应该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努力学习法律知识。5.结语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会大大影响到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快慢。只有更多的人开始信仰法律,那么才能够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那一天。参考文献:[1]吕犟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篇五: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培养路径

  摘要在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日益全面化,其中大学生法律素养受到各界关注,尤其是作为招聘方的企业尤为重视。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有一定法律意识但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具有一定权利意识但缺乏应用能力、具有一定法制观念但缺乏对法律的信仰。高校应通过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等路径来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培养路径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有助于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素养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素养,是指经过训练和实践所获得的技巧或者能力。法律素养,简言之,则是指经由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所逐渐培养出来的法律能力。大学生法律素养,则是指大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培养出来的法律能力[1]。

  法律素养是素质教育中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开展法制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而且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意义深远。然而,不少高校重教学,轻德育,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更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盲点,德育教学中的一块短板,绝大部分大学生觉得法律好像是只有律师和法律专业的学生才需要了解的东西,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远。近几年,大学生被电信诈骗和借贷逼得走投无路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法律素养亟待提升,而高校应当担起这一重任,通过大学教育改善大学生法律素养。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具有一定法律意识,但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在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通常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较为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却了解的并不清楚。虽然我国众多高校都设有独立的法学院系,通过各种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教授法学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法学专业课程枯燥乏味、法律条例难以理解和记忆,而这些公共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在其考核中并不占很大比重,所以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多都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去上课。在加上公共课的法律知识讲解也较为浅薄,学生所接受的仅仅是一些概括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对于切实关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法律法规则教授甚少。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量并不理想。同时,近年来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件屡见报道,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都反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映出当前大学生防范意识不高,不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二)具有一定权利意识,但缺乏应用能力。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新闻媒介的传播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然而在合法权利真正遭受侵害时,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维权,很多学生选择了隐忍,安慰自己“吃亏是福”,更有甚者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法寻求自己内心所谓的正义,最终在这一错误想法中越走越远,由受害者转变成侵害者,最终造成更大的恶果。当前大学生浅薄的权利意识和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造成部分大学生在遭受违法犯罪行为伤害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觉得法律并不能保护自己,最终对法律失去信心。

  (三)具有一定法制观念,但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3]。然而,据有关调查标明各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对于相关社会事件能够进行是非判断,但是立场并不坚定、态度不够坚决,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成熟期,接触新事物的方式多且速度快,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时,其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极容易受到侵蚀而产生变化。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借用互联网、手机等平台大肆宣扬执法、司法不公等现象,借此造成社会舆论,不明就里的大学生受到影响产生盲目跟风的现象较为常见,歪曲了在现实实践中权与法的关系。可知,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但漠视法律公正性,缺乏一定的法律信仰。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路径选择

  (一)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正确认知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素养的基本条件。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改善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引导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此外,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囊括法律基础知识,同时也要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对基础性法律课程,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相关课程内容;将法律课程做成视频资料放在学校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同时安排教师进行答疑,进行分期的法律讲座,组织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同时安排教师互动等[4];开设法律知识公选课、专选课,增加法律公选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加强法律应用能力是落实法律素养的核心。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知法懂法守法,但是不会用法,当自己的切身合法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时,有维权意识,但是却不知如何维权。针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可通过开设法律事件模拟课堂,如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模拟多种角色,使学生在亲身感受和对事件的分析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更加直观的去学习法律知识,同时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也增强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应用法律知识的课外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专题演讲等;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5],让大学生体验庭审过程,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下促进大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在对法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对法律产生信任,并以法律作为个人行为准则,是法律素养的最高境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需要依托营造校园法治氛围,为大学生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大范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最终从思想、行动上产生对法律的信仰。而由于立法不科学、执法不理智、司法不公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在学生心中的神圣形象,使得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大打折扣,这需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提高传媒人员的法律素养,进行准确公正的报道,建设健康传媒环境,为提升大学生法律信仰尽一份社会责任。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和大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职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同时,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等途径,为社会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又不仅仅只是高校的职责,它也是全社会的职责,只有学校、社会通力合作,才能更加快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9):28-3

  [2][3]周荣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8(20).

  [4]刘寿堂.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问题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3)75-7

  [5]余志刚.如何提升高校学生基础法律素养[J].法制博览,2018(19):21

篇六: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研究

  作者:陈景泰刘强来源:《成才之路》2022年第07期

  摘要:法治素养是大学生认识法律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法治素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当前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或法治信仰缺失,还有部分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较少,缺乏法治实践行动力。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探索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要注重完善大学法治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助推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素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7-0021-03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行了理论创新,提出了实践要求,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这意味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将是达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探索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的一般解释是指平日的修养或修习涵养,是一种依靠长期修习获得的品质。法治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法律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其包括法律知识、法治意识、用法能力三个基本要素。法治素养是公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内涵是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正确理解,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与法律至上理念的捍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的实际行动。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法治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越来越高,但部分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匮乏、法治信仰缺失、参与法治实践较少。(1)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没有开设系统的法律课程,除了法学等相关专业之外,部分高校尚未将法律纳入必修课程。很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于父母的教

  诲、课外读物与网络视频,这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获取的法律知识具有片段性与片面性,因为不少网络视频的创作者并非法学专业出身,对于法律的理解与运用不一定完全准确。系统法律教育的缺失与片段性、片面性法律知识的获取,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以致难以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结构,无法为提高法治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2)部分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全面普及法治教育,但不少高校开展的法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树立。单纯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并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主要表现为坚持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捍卫法律至上的理念,坚信只有法治社会才能带来美好生活。此外,个别执法人员“公权私用”“知法犯法”等不良因素也对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带来挑战。(3)部分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较少,缺乏法治实践的行动力。大部分大学生是具备完全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我国法律法规赋予此类群体很多权利,但很多高校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引导大学生使用这些权利,导致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较少,缺乏参与法治实践的行动力。

  2.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1)不良的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调查发现,一些不良的传统观念依旧是制约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因素之一。一些人认为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应该以学业为重,不应该过多参与法治实践,这种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另外,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权大于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有时依旧有少量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滥用权力,尽管此类人员仅仅是极小部分,但仍然可能导致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环境受到影响。(2)大学法治教育体系不完善。除了法学及其相关专业之外,大部分专业均未开设法律课程。尽管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和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法律课程,但很多法律课程仅仅停留于对一般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将法治實践纳入课程,导致学生认为法律课程枯燥,缺乏学习法律课程的积极性。大学法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有些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时第一时间并不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不法事件时没有寻求相关法治部门的帮助,没有树立良好的法治信仰,没有养成优先使用法律武器的习惯。(3)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和平安宁的年代,大部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挫折与不幸,同时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专项培养与提高,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不足以支撑其投身于法治实践。中小学学习基本以考试为中心,鲜有社会实践类课程,尽管大学生已经成年但其社会经历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对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缺乏自信,这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直接导致其不愿意参与校内外法治实践活动,这不利于法治素养的培养。

  三、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1.完善大学法治教育体系

  大学教育不仅应该传授书本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大学无论是什么专业都需要开设最基本的法律课程,完善法治教育体系。法律课程不应该仅仅只是教学生学习法律

  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法治社会发展历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信仰与法律知识运用能力。

  第一,要选择合适的法律教材和法治教师。大部分法律书籍都是编者根据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与案例编写的,不同的编者学识水平与理解不同可能导致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正确理解。因此,高校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认真选择合适的法律教材,确保法律教材严谨无误。另外,一门课程的影响力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高校选择学识渊博且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法治课程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第二,創新法治教育方式。有些大学教师简单地采用讲述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不仅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而且收效甚微。法治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法治信仰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为目的,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因此,高校应当与相关法治部门联系,邀请一线法律工作者进课堂,或者开设“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前往法院旁听庭审、参观司法文化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信仰,消除不良思潮对学生法治观念的负面影响。

  第三,培养学生法治实践能力。大学教育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树立法治信仰,还需要让大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参与法治社会建设。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学生民主自治组织、模拟相关法治部门职能组建社团等方式,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民主自治组织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模拟相关法治部门的设立与运行。同时,高校要鼓励大学生有合理性建议或者遇到不法事件时向校内校外相关法治部门反映,积极行使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赋予的权利,为参与法治实践积累经验。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不少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对法治实践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抗拒心理,面对法治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时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尤其是在自己提出的建议被否定、投诉受质疑时容易失望,不愿意继续参与法治实践活动。针对此类情况,高校需要专门开展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心理专项辅导,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第一,消除错误观点与偏见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法治实践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并无发言权,对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或者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避而远之。对于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明确抵制,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和正确的法治信仰,坚信法治的公平正义才是硬道理。针对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不宜参与法治实践的偏见,新时代大学生应当通过自身努力来证明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学习成绩优秀。作为高校要通过宣传法治实践与学习成绩兼优的新时代大学生来回应偏见,创设鼓励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其他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自信。

  第二,消除法治部门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畏惧感。不少大学生没有接触过法治部门,错误地认为只有触犯法律的人才会接触法治部门,没有正确认识法治部门的服务职能。相关法治部门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时表现的威严,有时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畏惧感,面对法治部门的工作人员时唯恐措辞表达不当导致自身遭受处罚。针对此类情况,高校应当与当地相关法治部门密切联系,聘请相关法治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长期驻校的法治部门联络人,让其引导大学生熟悉相关法治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形式,增强自身亲和力,消除部分大学生对法治部门认识不到位而在心理上产生的畏惧感。

  第三,增强大学生心理的抗压与抗挫折能力。部分大学生向相关法治部门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投诉未得到理想结果后,心理上可能出现挫折感,这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继续参与法治实践。高校有着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的使命,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法律与心理辅导员应在事前进行法治实践的指导与心理问题的预防,或在学生开展法治实践过程中进行协助并尽可能提供支持,事后对此次法治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索改进法治实践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次法治实践与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抗压与抗挫折能力能够得到增强,这可以助推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

  四、结语

  自1997年十五大提出并开始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至今已二十余年,法治中国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是长期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一决定也证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依旧任重道远。作为即将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的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才能不负使命。作为高校要注重完善大学法治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助推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犟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提升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2]李禄禄.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途径[J].法制博览,2021(17).

  [3]刘晓.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优化思考[J].长江丛刊,2020(28).

  [4]刘海婷.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05).

  [5]张波.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群体法治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8(10).

  [6]康雷闪,张懿婧.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8(05).

  [7]卢日霞,牟艳娟.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2017(03).

  [8]黄夏.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优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14).

  Researchon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

  LegalLiteracyintheNewEra

  ChenJingtai,LiuQiang

  (ZhejiangPoliceCollege,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Legalliteracyistheabilityofcollegestudentstounderstandandapplylaw.Legalliteracyisnotonlyanimportantcontentof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moralliteracy,butalsothecorecompetenceandbasicabilitythatcollegestudentsmusthaveinthefuture.Atpresent,somecollegestudentslacklegalknowledgeorbeliefintheruleoflaw,andsomecollegestudentsparticipateinlesslegalpracticeactivitiesandlacktheactionforceoflegalpractice.Underthebackgroundofcomprehensivelyrulingthecountrybylaw,itisofgreatsignificance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explorethepathtoimprovecollegestudents'legalliteracy.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weshouldpayattentiontoimprovingtheuniversitylegaleducationsystem,improving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qualityandpromotingtheimprovementofcollegestudents'legalquality.

  Keywords:ruleoflaw;collegestudent;legalliteracy;route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研究6篇】相关文章:

1.2023年大走访活动方案幼儿园(18篇)

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通用8篇)【通用文档】

3.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通用8篇)

4.2023年度研究生自我介绍简单大方(优质14篇)(完整文档)

5.最新保险面试自我介绍(实用19篇)【优秀范文】